兔子梦。能想象到这个粉色中泛着灰黑的球会跳出一只什么样的动物吗?是我今晚在宿舍门口草丛里攒动的那只毛茸茸的小玩意儿吗?
回到学校快两个星期了。这半个月,从上海回北京,安顿下来。不知道是对原来的地方真的厌倦了,还是北京这座城市比起上海更适合我,还记得推着两个行李箱从家里出来走在淮海中路上时,是那样沉重;而从北京的出租车上下来,把行李箱推回到宿舍的那段路,感觉自己脚下生风,像是乘在行李箱上飞了起来。
想去散步的时候,就去散步了。套上牛仔外套,拖上黑色帆布鞋,头发还是刚洗过澡盘起的样子,发尾沾着水珠。秋日的晚风把皮肤给吹凉了,操场上,有一群大学生在黑暗中跳大绳,脚步均匀地在草地上摩挲,我仿佛能听到他们喘息的声音。
大概是和最近在读心理咨询相关的书籍有感。原本,我确实是一个对心理学不屑一顾的人,所谓原生家庭、精神分析,都是某个臆想过度的人无端创造出来的构念罢——或许我对心理学抱有确实的偏见,但心理咨询却不是这样子的。心理咨询关乎人与人的交流,极为具体,极为真挚。
我指的,当然是真正的心理咨询。昨晚和一个读者(兼网友)聊起来,他对最近的宏观环境和身边的人都感到极其失望,并问我,觉得不失望、不愤怒、不恐惧吗?
我反问他,感到失望,前提是不是,你有所期待呢?
这个问题如果展开来讲:你希望现实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不是当你发现现实与自己脑子里所想的有出入,才会感到失望和愤怒呢?你所愤怒的,是自己无力改变事实,还是对他人不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的怨念呢?
我们很难意识到,这个世界不是绕着自己转的——毕竟我们所认知到的世界都基于个体的主观意识。如果太过相信自己的认知,甚至是自负,便很难让自己开心起来吧。
当你的身体里孕育着一个宝宝,就像是在计划一场美妙的意大利之旅。你买了一大堆旅游指南,还做好的精彩的攻略:罗马斗兽场、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威尼斯的贡多拉……一切都是那么激动人心。
结果几个小时之后,飞机着陆,机组人员对你说:”欢迎来到荷兰。“
”荷兰?“你大吃一惊,”为什么是荷兰?我要去的是意大利!我一辈子都梦想着去意大利!“
可你只能接受。不得不下飞机,买一本新的旅游指南,去学一门全新的语言。还会遇见一群原本永远不会遇到的人。
这里只不过是另一个国度。这里比意大利的节奏更慢,没那么多浮华。你发现荷兰有风车、郁金香,还有伦勃朗。
但你的所有朋友都在忙着往返于意大利,而且炫耀着自己在那儿过得有多好。
失去梦想确实是非常重大的损失。但如果你把生命浪费在哀叹自己没法去成意大利这件事上,你就永远无法享受荷兰的美好了。
几乎每个来接受心理治疗的人都会担心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不是不正常或者很糟糕的,但正是我们对自己的这份诚实,帮助我们理解了生活中所有的细微差别和复杂性。
其实,每个人都在荷兰,我们的生活都不会完全按计划展开。但荷兰有郁金香,冰岛有极光,非洲有大草原,在哪里都会有美丽风景。无论做什么工作,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住在哪个城市,都可以过得精彩的。
尽管我们环游世界去发现美,但若不是怀揣着美的念想,我们将一无所获。——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我有自信能够做好的,无论飞机降落在哪里。有了这种信念以后,幸福就多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