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二十周年的纪念日刚刚过去。在各种相关的文章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卫报》
社论里面提到,历史学家托尼·朱特曾经在事件当晚写下一句判断:21世纪从这一天开始了。
托尼·朱特是我最喜欢的思想家之一,之前也曾在
荐书视频里面推荐过他的书。我好奇地去搜索他文章的原文,发现这是他为《新共和》杂志写的专栏文章。然而《新共和》杂志最近20年命途多舛(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第105期曾经详细讲述),原来的网站早已分崩离析,托尼·朱特当年的文章现在已经无法访问。
好在还有“
互联网时光机”这个神奇的工具。依靠它,我找到了文章的
网页快照。原来,托尼·朱特的文章是这么写的(括号里是我的翻译):
On Tuesday morning, September 11, from my window in lower Manhattan, I watched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egin. Of that I am certain…(9月11日星期二早上,我从自己在曼哈顿下城区的家中窗户外,看到21世纪开始了。我很确信这一点……)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r was made on civilia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ar will be made by civilians. It will be the definitive “faith-based initiative,” requiring neither guns, tanks, ships, planes, nor missiles. Like other faith-based initiatives it will bypass the conventional state. All it will need is planning skills and a willingness to die for your beliefs. Everything else–machinery, technology, targets–will be furnished by civil society, its victim. The point of such warfare will not be to achieve an objective, much less win a final victory. It will be–it already is–simply to make a point. (在20世纪,战争是面向平民发起的。在21世纪,战争将是由平民发起的。那将是终极的“基于信仰的行动”,不需要枪,也不需要坦克、战舰、飞机、大炮。就像其他基于信仰的行动一样,它也会越过传统的国家。它需要的一切就是制定计划,以及愿意为自己的信仰去死的决心。其他一些东西——机器、技术、目标——都将由战争受害者,也就是公民社会来提供。这种战争的关键不在于达到某个目标,更不是要获得最终的胜利。它的关键将在于——并且已经在于——申明一个观点,就是这么简单。)
当然,文章的原文很长,他主要批评的是美国在外交上的失败。他认为,恐怖分子的目的就是为了羞辱美国,为了证明美国其实是脆弱的,而激发恐怖分子心理的、让美国陷入脆弱位置的,其实正是美国自己。
在20年后的今天重新读到上面这两段话,相信你可能已经读出了一些新的东西。托尼·朱特在2010年已经去世,但他在2001年就极具洞见地预言了后来发生的事情:21世纪的标志性特征,似乎的确是他说的“war will be made by civilians(战争将是由平民发起的)”。在社交媒体上,乃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好像都越来越陷入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压迫性的力量不再仅仅是来自政治和商业权力,还来自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而平民之所以变成这样,则是因为托尼·朱特所说的faith。这种faith可能是极端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也可能是极端的民族主义、极端的排外主义,或者其他。和托尼·朱特对美国的批评类似,无论是哪一种极端思想,背后一定是对现状的不满,然而极端思想无力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如果我们认同托尼·朱特关于“21世纪开始于911”的论述,那么我们也可以说,“911”的时代并未结束。尽管本·拉登已死,尽管美国已从阿富汗撤军,但这个世界依然处在“平民战争”之中,依然充满了危险的愤怒,而导致愤怒的根本性原因——国际秩序、国内秩序的不公;族群之间的孤立和对立——依然未能解决。
在“911”二十周年之际,人类丝毫没有松一口气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