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5, 2019
这个podcast是一位友邻推荐哒!会挑自己喜欢的话题听。每集都相对挺长的,但是自己听的大多都还挺喜欢的。
这集很喜欢。被访者是作家/哈佛商学院的讲师。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些:
1.在争论时,有些人“听”对方只是为了等对方结束好自己开始说话。不是真正的“听”。我有的时候也是,会着急想要defend myself,一时很难听进去对方说的话。
2.being purposive. 譬如在收到upsetting的邮件时,不要立即回复,而是停下来,想清楚自己要回复的话,想到达到什么目的。面对面的对话也类似。感觉是非常难的技能。很容易就一瞬间丧失理智,说一些覆水难收的话。
3.three layers of difficult conversations:what happened,Who’s wrong(obviously not me 😂), what are their intentions
4.就算是成年人,也很容易fall back to孩童时期跟家人谈判的技巧。我小时候好像从来没有跟家人或者带我的老师谈判过,基本上就是他们说一不二。现在也不喜欢跟别人起冲突, 可能缺少锻炼。
December 9, 2020
这集The Cut挺有趣的,特别是带着中国的文化背景来听的话。
在美国成年后还住在家里的人就很可能会被别人贴上“loser”的标签,但其实现在有超过一半的young adults还是跟家人一起住的。Stella Bugbee是这集的主持人,她一直有个不太愿意告诉别人的秘密,她和她的丈夫,一对双胞胎女儿,搬回了自己父母家,三代人一起生活。Bugbee提到自己的父母帮忙照看小孩,她和丈夫可以更好地工作。(作为中国人,听着太熟悉啦…)
她采访了几位在不同地方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人,探讨了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好处和不方便的地方。其中一位还提到她看到母亲那么照顾自己的nephew,就有点伤心和羡慕吧。她小时候,母亲忙于工作,并不能有这么多的精力照顾她。
还采访了一位印度裔女性。她成年后搬出去一个人非常独立和优秀。但她认为搬回家才能累积财富,有点后悔自己为什么之前一定要为了“独立”而搬出去。
不过这集采访的基本都是女性,就算是结婚了的也是在女方家里和女方的父母一起住,主持人也没有采访这些男性的想法。
这个话题,中国人应该有很多可说的。我们的文化上并没有那么多stigma,但是和父母的关系有太多可以说的了,再加上两代人对于育儿的观念因为时代飞速变化而有巨大的不同。
总之我是挺羡慕可以住在家里的人,又省钱还可以有家人的陪伴。如果有这个条件,家人相处都很和谐快乐,那真的很好啊。(我自己肯定不行…